美团热度不减,其中美团骑手用工问题再成热点。
餐饮外卖一直是美团的核心中坚。回顾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线上化”成为多个行业转型和谋变的途径之一。美团也发挥线上化平台优势,出台多项举措稳就业、促民生。仅去年一年,在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骑手就超470万人,截至2020年底,从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脱贫地区骑手累计占比24%。
但这并不是说美团在运营模式上完全赢得市场喝彩,市场围绕其骑手保障、佣金抽成等争议一直不断,尤其是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做外卖小哥的事情被广泛报道后,社会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人员的保障问题再次关注。
在美团餐饮的用工方式中,送货的骑手一般分为众包骑手和专送骑手,众包骑手为散工兼职等灵活用工模式,没有强制性社保等内容。但专送骑手是美团自己专门派送外卖订单的骑手,目前用工关系上通常是与第三方外包公司签订以劳务为主流的合同,但与完全灵活用工不通,此类模式会涉及到社保问题,通常由劳务派遣公司为骑手等缴纳部分社保项目,但社保缴纳的比例非常低。
此次舆论的焦点也集中在社保问题上,一部分人士认为,美团雇佣外卖员,但这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没有享受到正式员工的社保福利,美团应该给他们上社保。但也有一些人则表示,如果严格按照五险一金模式给骑手上社保的话,会对原本就薄利多销的外卖平台造成影响,甚至会彻底冲垮外卖业务的利润空间。据统计,基于美团庞大的用工数量,骑手用工的单项成本能占到外卖收入的70%以上,所以美团对外卖骑手成本一直非常敏感。根据美团财报,美团餐饮+非餐外卖2020年一年整体花出去的人力外包费用高达543亿元,如果再加上社保支出,那么外卖平台的营收压力会骤然提升。
其实在国际市场上,关于外卖等灵活用工人员的社保问题也一直争议不断。比如在美国市场,商业模式与美团、饿了么、滴滴类似的网约车Uber、生鲜杂货配送商Instacart、DoorDash等,这两年围绕公司雇员福利问题曾反复争议,也闹过罢工。
2018年,美国纽约州判定Uber司机属于全职员工,企业应该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等福利,此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燃油费和车辆维护费。但同年,宾州法律裁定Uber司机属于独立合同人,不享有员工身份该有的最低工资等福利。
对于当事人外卖小哥自己来说,或许持有另一种想法。据新税网了解,部分外卖小哥对增加社保持欢迎态度,认为这可以增加自身保障。但也有一些外卖小哥持不同观点。因为在假设不缴社保的情况下,一名外卖小哥每月可收入1万元,缴纳社保后税后收入或降至7500元。一位外卖小哥表示,自己从事外卖行业这一辛苦的工作,目的就是趁年轻赚到更多“到手的钱”,而参保到手的钱会变少,加上工作稳定性差,将来如果不再从事外卖工作或回到农村老家等,社保恐会白白浪费掉。所以从群众意愿方面来看,有一部分外卖小哥是不愿意参保的。
所以搞“一刀切”的社保机制,并不是理想的方式。完善外卖小哥社会保障,仍需从长计议,逐步推进。之前,关于外卖员的权益保障问题,美团方面曾表示,只能从佣金中扣除3元/天的商业险,发生问题后由商业保险来承担。此种言论一出,便立刻遭到群众的口诛笔伐。讨伐的重点在于3元的商业险需出自佣金,这显然会让群众觉得美团没有人性,连3元钱也要从快递员身上榨取。这也间接证明,一次性上齐“五险一金”是不现实的。因为3元钱是小,但如果放到美团1000万庞大的外卖小哥总量上,就会变成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较好的路径是不要求“五险一金”一次上齐,而是率先推出最急需的工伤和人身意外保险。人社部此前在答复“加大外卖配送员权益保障,维护城市守护者合法权益”提案时也提出了职业伤害保障模式,拟在深入听取各方意见、凝聚更大共识基础上,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争议的焦点之二便是美团对商家的抽佣规则。之前美团对商户的抽成比例一直是比较固定的,大约能到百分之二十。据新税网获悉,美团在近期调整了配送规则,新模式下,技术服务费(佣金)和配送服务费将分开计算,配送服务费在商家选择平台配送时产生,随时段、距离和单价三个因素变化。其中,技术服务费的佣金比例为5.8%,保底1.04元,即最低需支付的费用。配送费则按照距离、价格、时段的不同而变化。距离方面,0到3公里起步价3.15元,超过3公里每0.1公里加收0.2元;价格因素方面,0到20元收费0元,20元以每上涨1元加收0.13元;时段方面,凌晨0点到3点每单加收1元,3点到6点每单加收1.5元。
专家认为,按照新规,近距离订单将只收取起步配送费,这会使商户费率下降。但是在餐价较高、深夜时段、距离较远等情况下,个别订单的配送费相较之前反而会上涨。总的来说,计费规则的调整使商户费率更加透明化,有助于商家清楚地看到两类费用的计价规则以及每笔订单的费用支出,据此调整餐品售价,有利于对自身经营进行合理规划。
其实从计价来看,美团还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因为从横向竞争看,目前国内餐饮外卖行业只有美团和饿了么两家独大,且美团无论从规模还是营收来说都更具有自身优势,定价话语权更高。
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我国餐饮外卖业务便加速增长,从Q2开始,美团外卖的增速就开始超过体量只有一半左右的饿了么,而且增速越拉越大,最新季度营收增速对比已经达到37%比10%。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Q2、Q3、Q4,美团外卖VS饿了么的收入增幅分别是 16.9%VS15%,32.8%VS29%,37%VS10%,美团外卖的营收增速与饿了么越拉越大。从交易笔数看,美团也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交易平台,仅仅落后于阿里和拼多多。
在此之前,美团的订单量曾一度受限,因为其只能覆盖城市用户,。后来美团调整策略,将眼光放长放远,推出团好货和美团优选这类社区电商一下子打开了上限,让美团拥有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一样的县乡用户空间。截至2020年12月底,美团优选已进入中国2000多个县市,覆盖了中国90%以上的县市。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在公路上肆意驰骋。4月26日,市场监管发布通知,依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5月10日下午,上海市消保委约谈了美团,指出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受多重监管压力影响,4月28日后,美团股价已经经历了多日连跌,距今年最高点市值蒸发超万亿。
美团连接的是最广泛的吃住行需求,和社会上最小颗粒度的“商户” 和最广大的外卖配送员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从解决就业、增加社会稳定度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垄断”不可取,不重视骑手社会保障更不可取,美团仍需多方面努力,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推动完善灵活用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定公平合理、有利于激发从业人员积极性的佣金机制。对此,国家层面也再次定调。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包括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这意味着,政策加强了对灵活用工人员社保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助于灵活用工平台和人员在新航道上安全奔跑,推动灵活用工行业稳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灵活用工平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yuncaishui.com/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