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国家对企业应吸纳的残疾人就业比例进行了规定,对于不按比例完成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就要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意完成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人物,为什么呢?
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顾虑
一是招聘途径有限的顾虑。企业往往通过当地劳动力市场、网络招聘或残联推荐的方式招聘残疾人,而残疾人出于出行困难、躲避“残疾”标签、自卑心理等往往不愿意抛头露面找工作,更愿意在亲戚朋友的企业或所介绍的企业中工作。这导致企业与残疾人的招聘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顾虑招聘残疾人反而要花掉更多的时间成本、招聘成本和筛选成本。
二是残疾人在岗安全的顾虑。残疾人因自身身体原因,往往在安全方面有更多的需求。那么残疾人入职后,企业是否需要更多安全成本的付出?需要承担更多安全风险?一旦残疾人发生意外,是否要面临高额的工伤赔偿?是否还要付出企业名誉等潜在成本?这也是企业顾虑所在。
三是科学管理残疾人的顾虑。企业如何招聘到有残疾证的残疾人,何解决用工期间的安全问题,同事之间的融入问题、工作效率问题、绩效考核问题?残疾人中途离职产生纠纷怎么办?残疾人不适合岗位如何解聘更合法合规?等等问题也让企业顾虑招聘残疾人付出的各种管理成本与收益能否成正比。
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应解决的问题
虽然企业有重重顾虑,但是吸纳残疾人就业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吸纳残疾人就业就会产生残疾人保障金,因此企业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就能够从容的招聘残疾人入职了。
一是制定残疾人就业计划。做好残疾人就业计划,选择合适高校的残疾人招聘渠道,对残疾人工作岗位提供、工作内容安排、岗位技能培训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划,尽可能的把吸纳残疾人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二是防范残疾人岗位风险。企业须根据受聘残疾人的状况,在其岗位或工位以及其它活动区域设置相应的保护保障措施,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岗位培训,让残疾人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避免出现岗位风险,要做好其他在职员工的工作,引导、鼓励、要求其他在岗员工正确对待、积极帮助、尊重团结残疾人员工,从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各方面防范残疾人岗位风险。三是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企业和残疾人建立雇佣关系,与企业和普通人建立雇佣关系,存在的契约风险有所不同。企业要认识到残疾人属于特殊群体,与其签订的相关合同、为其缴纳的各类保险、与其约定的在岗、离职、解约等内容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尽量避免出现有损企业声誉或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情况。
根据上述风险问题,企业在自己雇佣残疾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是无法避免并且很难解决的,因此,企业应该选择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帮助企业全方面系统性帮解决吸纳残疾人就业相关的难题,并为企业设计合理减免残疾人保障金的路径。专业的第三方平台会从严格的标准化招聘入手为企业选择最合适的残疾人入职,为企业设计专业的合同来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与权利义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就业管理、就业指导等服务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残保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yuncaishui.com/6206.html